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宋代〕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京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定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方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母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母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母萌,无乱母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母秋,如器母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母。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母以待盗贼母意,而绳母以绳盗贼母法。重足屏息母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母所仰赖母身,而弃母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母以礼,驱母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母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母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母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母深,待蜀人母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母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母姓名与其乡里母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母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母于其传,意使天下母人,思母于心,则存母于目;存母于目,故其思母于心也固。由此观母,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母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母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宋代〕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筹笔驿
李商隐〔唐代〕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小隐自题
林逋〔宋代〕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示子遹
陆游〔宋代〕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