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王赞 王赞〔魏晋〕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志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志不奏,谁能宣我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风吹动深秋的衰草,戍边战马起了归心。
为何久久不能回家,迟迟忽忽延宕至今?
国家的事牵系住我的心,使我不得顾私事,以至于殊隔久远。
昔日来时黄莺啼鸣,而今岁暮蟋蟀悲鸣。
人的感情总是眷恋故乡,远飞的鸟儿也会思念故林。
师涓之曲已经很久不曾演奏,谁又能替我排除愁心?

注释
朔风:西北风。
胡宁:为何。
分析:分离。
靡靡(mǐ):迟迟。
“王事”二句:国家的事牵系住我的心,使我不得顾私事,以至于殊隔久远。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鸧鹒(cāng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征人思归,本是一个比较古老的题材,在《诗经》中就不乏名篇,如《诗经·东山》、《小雅·采薇》等,都为历代读者所传诵。王赞这首诗就是直接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尤其明显地受到《小雅·采薇》的影响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君慧.古诗三百首: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01:179

赏析

  这诗的主题是北方边塞战士的乡愁,取材则集中于战士服役归乡途中的感慨。全诗可分三节,每节四句,首节写役满放归,叙述离家长久,思归之极;次节写来到家乡,叙述为国守边,戍地遥远;末节写感慨讽谕,指出朝廷漠视人情,不了解也不关切戍边战士的心情,而将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置于言外。全诗手法多变,或写景以见情,或问答以表意,或正或反,或平叙或用典,其归宿点无不落到思乡之情的表达上,因而能以极平易的语言将征人思归之情写足。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率真,是表现久戍思归主题的代表作。

  不难看到,这诗的艺术构思汲取了《小雅·采薇》的一些经验,例如取材于战士归途的思想感情活动,交织即情与追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可分三节,每节四句,首节写役满放归,叙述离家长久,思归之极;次节写来到家乡,叙述为国守边,戍地遥远;末节写感慨讽谕,指出朝廷漠视人情,不了解也不关切戍边战士的心情,而将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置于言外。全诗手法多变,或写景以见情、或问答以表意,或正或反、或平叙或用典,其归宿点无不落到思乡之情的表达上,能以极平易的语言将征人思归之情写足。

王赞

王赞

王赞(?~311)字正长,义阳(今河南新野)人。生卒年不详,约晋惠帝初年前后在世。博学有俊才。泰始中辟司空掾,迁著作郎。太康中迁太子舍人,惠帝拜侍中。永嘉中为陈留内史,加散骑侍郎。担任陈留太守期间曾在石勒围攻仓垣时击败石勒。西晋末为石勒所杀。钟嵘将其诗列入中品。今存诗五首,《文选》中所录《杂诗》较有名。《宋书·谢灵运传论》曾加以称引。原有集,有已散佚。 7篇诗文  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危护母

陈寿 陈寿〔魏晋〕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於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馀年,躬耕守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彭祖长寿

葛洪 葛洪〔魏晋〕

  彭祖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未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王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彭祖曰:“吾遗腹而生,三岁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怙,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令肌肤不泽,荣卫焦枯,恐不得度世。所闻素又浅薄,不足宣传。”乃去,不知所在。其后七十余年,闻人于流沙之西见之。《神仙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乞食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