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诸葛亮空城计

《三国志》〔魏晋〕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人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计出。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抚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派遣魏延等各将领率军向东进发,诸葛亮自己仅留一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领二十万人抵抗诸葛亮,却与魏延的军队交错行军,径直向前,在距离诸葛亮六十里的地方停下,侦察人员向宣帝报告,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力少且力量薄弱。诸葛亮也知道宣帝即将到达,且已逼近。他想要前往魏延的军队,但距离太远,如果回头追赶魏延的军队,势必赶不上。将士们都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诸葛亮却神态自若,下令军中把军旗放倒,战鼓停息,不得随意离开营帐;又命令打开四座城门,扫地洒水。宣帝一向认为诸葛亮行事稳重,现在却突然看到他形势示弱,怀疑其中有埋伏的军队,于是带领军队向北往山上走。第二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文章通过叙述诸葛亮在兵力悬殊且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以空城计成功迷惑司马懿并化解危机的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高超智谋,也体现出智谋与胆识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曹冲称象

《三国志》〔魏晋〕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合欢诗五首·其二

杨方 杨方〔魏晋〕

磁石招长针,阳燧下炎烟。
宫商声相合,心同自相亲。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
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
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
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
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
惟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十六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