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禅悦二首·其一

张问陶 张问陶〔清代〕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诚心礼佛,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谁又知道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注释
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之圆形扁平坐具。又称圆座。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

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于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本首是其第一首。作者曾任吏部郎中,有“兼济天下”之志,但是朝廷闭关自守。作者本想指陈时弊,但好友洪亮吉的悲惨遭遇让他望而却步,诗人明白自己一人也难有所作为,故渐渐失意,遂问津佛学,退隐山谷。

参考资料:完善

1、 姜剑云.禅诗百首.上海:中华书局,2008:75-76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由于是心印,所以阐述虽禅门宗派林立,但寸心西方仍为根本的道理。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蒲团”是指用蒲草所编造的一种坐具。“莲花”是西方极乐净土中的物象之一,是佛性的象征。传说佛祖降生前,皇宫中池塘里突然盛开了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佛祖修成正果后,坐的座位便被称为“莲花座”。在《观无量寿经》中也提到凡是投生于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首先投生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中,莲花依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次第开放,之后就能看到西方诸佛,聆听佛法。这里的莲花不仅是实景描写,也喻指佛国莲花。作者清心寡欲,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禅悦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是说诗人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诚心礼佛,使心灵归于沉寂,思量佛法的精深与广大,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后两句则是其礼佛悟道所得。这首诗语言清浅,颇具禅味,表现出参禅悟道带给诗人心灵超凡的愉悦。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301篇诗文  1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麝烟深漾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麝烟深漾,人拥缑笙氅。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
六花斜扑疏帘,地衣红锦轻沾。记取暖香如梦,耐他一晌寒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到石梁观瀑布

袁枚 袁枚〔清代〕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
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五叠六叠势益高。
一落千丈声怒号,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电非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
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
回澜怒立猛欲跳,逢逢布鼓雷门敲。
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
四川崖壁齐动摇,伟哉铜殿造前朝。
五百罗汉如相招,我本钱塘儿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