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枯败,夜深了,白露开始下降。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独自乘着小船,悠然穿行在烟雾缭绕的沙洲与水岸之间。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仿佛牵动了满潭的星光。
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仿佛忘却了形体的存在。任凭他人笑我这漂泊不定的生活,如同浮梗飘萍。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尘劳之事,有谁愿意倾听呢?江风渐渐平息,太阳已高挂天空,而我仍未起身,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
红蓼(
词作上片写楚江垂钓,犹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写蓼花盛开,芦叶凋零,对仗工稳,色彩明丽。“夜深玉露初零”一句,点明季节和时间。作者选取了三种最能表现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透过设色的明与暗,造境的野而幽,烘托出江边的凄清气氛。这是写地上所见。
接着再对秋夜江天作大笔的渲染。“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秋高气爽,天空如洗,云朵悠然,楚江碧波荡漾,水天相接,展现出一幅辽阔而清澈的秋日江景。尽管秋景中不乏败芦残苇,却并未引发悲秋之情,反而因这份自然的真实与和谐,更显秋之韵味。前五句纯以景语铺陈,实则情深意远,秦观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
这首词应当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当时秦观谪处郴州(今属湖南)。秦观在宋元丰元年(1078年)落第后,曾受到世俗的讥笑。这让他感到甚为痛苦,常借助饮酒麻痹自己的心灵。此时谪处郴州,这种痛苦心情依然萦绕于其心头。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